因此《三体》书中对四维空间的结论是:你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四维空间的实质。
换句话说,它只可心领神会,对我们来说,哪怕是心领神会都显得力不从心。目前对四维空间的认识大多仅停留在数学模型上。
例如,一个点代表零维,线代表一维,面代表二维,三维则不言而喻。
那么四维空间该如何用数学来描述?有人提出四维是一立体(或超立体),在三维之上新增一维,但这新增的一维究竟是何物,无人能答。
另一种解释是,多维空间是低维空间的动态表现,比如面(二维)的移动形成体(三维)。以此类推,体(三维)的移动便构建出超体(四维)。
还有一种观点认为,低维空间是高维空间的投射,这种说法相对易于理解。比如体(三维)的投射便是面(二维)。
通过上述对四维空间的分析,我们不难发现,无论何种描述,都无法确切、具象地用语言表达,甚至连想象都难以做到。因为一切关于四维空间的叙述都是基于想象。
既然四维空间是理论构建的概念,那我们不妨进一步想象,若低维空间的生命真实存在,他们又会是什么样?如何生存?
举个例子,若二维空间存在,那里的“生命”又会是什么模样?
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,二维空间的生命没有消化系统,因为二维世界没有深度。而在二维空间中,一条线便能完全阻挡一切通行,正如三维世界中的墙壁挡住我们的去路。
那二维空间的生命如何获取营养呢?很抱歉,我们无法想象,或者说,我们无法以三维的视角来描绘二维生命的进食方式。
《三体》中描述的二向箔,可以这样来理解,二向箔对三维空间进行降维打击,所有事物被压缩(实际上“压缩”一词并不准确),连微小的电子也不例外,最终化为一幅平面画作。
若以我们三维的视角去审视二向箔,便会发现其中充满了矛盾。因为即使是电子被压成零厚度(或近乎零厚度),得到的二维面积却是无限大。若是将浩瀚的宇宙压成无厚度的二维,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形?我们难以想象,也无力想象!
简而言之,不管如何努力,人类目前仅能理解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,也许我们永远无法触及四维空间的奥秘,或许所谓的四维空间(高维空间)根本就不存在,一切都不过是我们的幻想。
有人会拿克莱因瓶或莫比乌斯带来解释四维空间,然而深入了解这两个概念,你会发现它们更像是魔术中的障眼法,其实仍旧属于三维空间的范畴,与所谓的四维空间毫无瓜葛。
还有一种更玄妙的理论,即弦理论,它提出存在多达10维(也有说是11维)的空间,这些高维空间被蜷缩在普朗克尺度内,这一理论同样令人费解,并且迄今为止未得到实验证实。
还有些人更是天马行空,认为光速是通往三维空间之外的钥匙,只有超越光速才能一探四维空间的究竟。他们认为光速是三维空间的速度极限,但在四维空间中,光速仅是速度的起点,所有物体都必须以超光速移动。
最后,我们需要认识到,世间万物,包括你我都是三维空间(或四维时空)的产物,因此从理论上讲,我们无法摆脱三维空间的限制。我们无法确知四维空间是否真实存在,就算真的存在,若想抵达那里,我们的生理结构必须彻底改变,我们不再是“三维人”,而成为“四维人”。
那样的我们,还能称之为人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