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钱币之一。明朝神宗朱翊钧,万历元年(公元1573)铸造。仿造嘉靖钱制,有小平,折二两种。光背者比较多见。背铸有文字或星月纹,但都较罕见。万历通宝钱有折二钱,也为真书直读,狭郭,双点通,钱径为2.8厘米;“万历通宝“大钱传世只有一枚,为孤品。明初仿效元代货币政策,推行纸钞,禁用金银。后因经济的发展,海外市场的开拓,货币需求量增大等原因,明英宗正统年间“驰用银之禁”,白银取得合法的货币地位。【藏品更多资讯请关注:17620346011】
万历初年朝廷铸钱并不多,约两万锭,万历十三年(1585年)增为十五万锭,万历二十年(1592年)为九万锭。当时全国铸炉60余座,潞安府是其中较大的两座,平均一年为朝廷铸币近万锭,两座铸钱局需招铸币匠人约三四千名,由此给地方带来丰厚经济利润的同时,也出现了货币私铸取利的现象。万历四十年(1612年)潞安知府在其编纂的《潞安府志》中这样写道:“万历初,遵例鼓铸制钱,一时铜价腾跃数倍,而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,杂以铅锡,愚民见利争趋,日有私铸,虽论死不止。而制钱堆积不能行。
钱币大师罗伯昭曾说:“明代神宗一朝,矿使四出,纷扰天下。”这个可以从万历四十年(1612年)潞安知府在其编纂的《潞安府志》中可得知:“万历初,遵例鼓铸制钱,一时铜价腾跃数倍,而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,杂以铅锡,愚民见利争趋,日有私铸,虽论死不止。而制钱堆积不能行。”在明代万历年间,推出的万历通宝具有跨时代的意义,传承了嘉靖的火漆、镟边、金背等工艺,所铸钱币样式规整,铸量充足,在一定程度上,促进了明代经济的发展。由于万历通宝本身铸量极少,加上战火摧残和人为销熔毁坏,现今存世的已经是寥寥无几了,非常的珍贵。
展开全文
万历通宝近年成交记录
明“万历通宝”背“矿银”银------价格:RMB1,840,000----日期:2017-08-01
明代万历通宝银质小平------------价格:RMB5,160,000----日期:2016-04-24
万历通宝通下星------------------价格:RMB3,130,000----日期:2016-02-09
万历通宝大钱一枚----------------价格:RMB4,440,000----日期:2016-01-28
万历通宝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价格:RMB4,930,000----日期:2017-02-25
明代万历通宝银质小平------------价格:RMB1,360,000----日期:2017-02-27
万历通宝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价格:RMB4,170,000----日期:2016-03-16
万历通宝背矿银银钱一枚----------价格:RMB1,730,000----日期:2016-01-02
万历通宝背矿银银钱一枚----------价格:RMB1,550,000----日期:2016-03-15
明代万历通宝银质小平------------价格:RMB5,380,000----日期:2016-07-06
目前万历通宝价格大概在多少价位,鉴定专家们所要亮出来的收藏品是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铜币——背面镌刻着北关夜市图的货币单品。该货币收藏于上海金堂拍卖有限公司径9.7cm厚0.4cm重量为360g,比一般的万历通宝要大出好几倍。一般来说,万历通宝的正面图案比较类似,而背面没有图案的居多。这款万历通宝在外形上就显得非常与众不同,它不仅是通行于万历年间十分稀有的货币,而且形态逼真,人物分明,用较为清晰的铸造工艺向大家展示出了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面貌,表明当时社会百姓安居乐业,经济文化发达,一片繁荣,也具有很大的艺术观赏价值。该藏品为传世精品,轮廓较大,锈色自然、质地细腻,是官方铸造的真品。万历皇帝也想告诉世人,眼下的国家正处于太平盛世,人民安居乐业,店里店外,熙熙攘攘,生意火热,皇恩浩荡。这种借助艺术画面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现象,在各大朝代中也是极为罕见的,因而也成为古钱中的精品,具有难以估量的艺术价值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